上川岛惊现“葡王柱”?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 通讯员叶娟、林斌
配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连续四年开展川岛水域专项考古调查研究;对上川岛重点疑似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在紧邻大洲湾遗址的木大湾,发现大量明代中晚期青花瓷残片和3座古代窑址;在遗产保护区所在的上川岛范围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文物征集,目前征得的文物有瓷片253箱共 75149片……
前天,国家文物局主办,江门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物局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讨会在江门市召开,研讨会以海丝文化遗产为切入口,探讨交流加强文物立法保护,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记者在会议期间获悉,自2016年6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江门市台山市上川岛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点,新地村天主教堂遗址为后备点以来,台山市全面开展海丝历史文化价值挖掘整理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考古调查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川岛为何被列入海丝申遗点?
江门市台山市上川岛,这个以海滩风光闻名的地方,也因为当地遗迹被列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点而以新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个地方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要从四个维度去考虑:有路、有航线、有移民、有商品往来,在此基础上,还有文化交流。”与会专家、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石坚平教授表示,“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川岛一带的遗迹被列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点是有足够条件的。”
证据一:
上川岛曾是
明朝“海贸”据点
上川岛如今以其优美的海景为世人所知,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上川岛早在明朝甚至更早时期,就是中国与东南亚、欧洲等国海上往来的“丝绸之路”的据点和必经之地。
江门市台山市川岛镇前旅游办主任、当地文化研究者马国华介绍说,据史料记载,早在16世纪,上川岛便被葡萄牙人称为“贸易之岛”,法国人称为“希望之地”;而葡萄牙人被准许居留川岛,川岛成为葡萄牙人初期的远东商业基地,在上川岛停泊并上岸陈列货物,与当地人交易。
在现在被命名为“花碗坪”遗址的上川岛大洲湾遗址海滩上,记者看到,至今还能偶尔捡到小片的青花瓷碎片,而早在2002年前后,这里的瓷片刚被发现时,是遍地碎瓷片,有不少还是比较完整的,花纹也很独特。台山市博物馆目前收集的瓷片有300多块。
据台山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这些瓷片主要包括青花瓷、红绿彩瓷和青花红绿彩瓷三类,有不少出土瓷片有明确的纪年款识,如“正德年造”“大明嘉靖年造”和“大明嘉靖年制”等年代清晰,其上限为正德九年(1514年),下限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说明这个贸易据点的活跃时间,应当为明朝,而根据专家们考察,这些瓷器大部分是福建生产的,应该是当年福建人把陶瓷运到这里来和外国人进行交易。”
证据二:被遗忘的疑似葡王柱
在上川岛石笋村,有一根四方形的石柱,材质为大理石,下面大,上面小,顶部似有残缺,高度约2.1米,严重风化之下,已没有任何字迹和符号可寻。据当地《甘氏族谱》记载推断,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石笋”已经存在了。
“村里人不知道这根石柱的来历,认为是天然长成的,把这根石柱当作神来敬拜,石笋村就是因为它而得名,很多孩子拜它做干爸,以求保佑。”马国华介绍说,“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证明,实际上,它是当年葡萄牙人海外拓展殖民地的标志。”
据介绍,2002年,黄薇(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黄清华(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陶瓷研究学者)到上川岛考察。他们查阅到,1515年马六甲总督若热·德·阿尔布克尔克(Jorge de Albuquerque)致函唐·曼努埃尔国王的信,以及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Joao de Barros)著的《亚细亚》一书都提到:葡萄牙探险家Jorge Alvares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乘一艘满载胡椒的葡萄牙帆船,以葡萄牙国王代理商的身份,随中国商人的船队到达中国海岸的Tamao(史料证明就是现在的上川岛),在这里他竖起了刻有葡萄牙王室标志的石柱。他的一个儿子死去,葬在Tamao岛。七年以后,他在又一次访问中国时病故,他本人也就葬在这根石柱下面。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林梅村教授也曾三次前来上川岛考古,发现这种石质材料的石柱存在于非洲和印度,应该是他寻找的葡萄牙人在中国竖立的作为象征意义的实物。
证据三:水下考古发现沉船等文化遗存
从2015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启动川岛海域的水下考古工作,至今已经是连续第四年。“经过几年的考古,川岛海域发现了众多的文化遗存。”台山市文物保护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此前向媒体透露,以上川岛为核心的上下川岛海域是探索南海海域海上贸易的重要区域之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今年5月至7月,以考古船为基地,汇集近年来考古工作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再现水下考古全过程、考古人员生活工作情况和出水文物真容。据已经公开的考古成果显示,水下考古队已发现可疑点数十处,并在近岸处发现一艘沉船。沉船上除铁炮外,还有不少压在石头下的铁板,这和葡萄牙铁皮木船的记载很像,再加上直筒铁炮,都和葡萄牙的船舶有一定的联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从出水物件的规格及形态上推测,该船为明末清初沉船。
记者从台山市博物馆了解到,川岛附近海域曾发现颇为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如1772年因台风袭击而沉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莱茵堡”号沉船、南海一号宋代沉船,1986年湛江渔民还在该海域打捞出三门铜炮,其中一门为17世纪所铸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铜炮,由其徽章可判定属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
另外,在大洲湾遗址北侧的象山上有一座后人为纪念明代天主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而修建的小教堂。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1552年登陆上川岛。他在岛上写了一系列信札,其中写道:“上川港距广州30里格,许多商人从广州城赶来此地与葡萄牙人交易。”
来源:川岛旅游论坛 https://www.cdaaaa.com/bbs/thread-5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