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最全通行攻略+震撼全景,世纪工程先睹为快!
今天(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接近完工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
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拥有全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长达6.7公里,由33节每节重达8万吨的沉管对接而成,是迄今世界上埋入海底最深、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到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


青州航道桥的设计是港珠澳大桥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为双塔空间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的“中国结”镶嵌在163米的索塔上部,巧妙的结构设计、优美的建筑造型,加上“珠联璧合”“三地紧密相连”等深厚的主题寄寓,“中国结”成为港珠澳大桥的标志性景观。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位于主体桥梁中部,桥面上竖起三个“海豚塔”栩栩如生,外形就像三只大海豚,最大的一只“海豚”高达110米,重量超过2600吨。光吊装这三只“大海豚”,建设者们就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三座“海豚”钢塔与该地域中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象征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相处,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和繁衍之地就位于港珠澳大桥海豚钢塔之下。




九洲航道桥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三大通航孔桥之一,采用双塔单索面钢混组合梁5跨连续斜拉桥,主塔为风帆造型。“风帆”是港珠澳大桥最靠近珠海的桥塔,桥上的“风帆”塔与海岸线、城市高楼遥相呼应,远近景错落有致。“风帆”塔高120米,相当于一座30层的建筑,如同庞大的海上钢铁艺术品。
如今,从珠海情侣北路沿海岸线上放眼望去,双帆映现。巨型高塔耸立于洋面,尽显港珠澳大桥的挺拔之力;两塔形如双帆,饱含意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长达22.9公里,包括“中国结”造型的青州航道桥、“海豚”造型的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风帆”造型的九洲航道桥三座通航孔桥和约20公里的非通航孔桥,其中深水区15公里采用110米跨径钢箱连续梁桥,浅水区约5.4公里采用85米钢混组合连续梁桥。




西人工岛由61个钢桶围成岛壁结构,一个钢桶重约450吨,其高度根据海床地质情况分别为40至50米不等。巨型钢桶是用激震力达4000吨的八个液压锤“敲”进30多米深海底的。
西人工岛设计形状为蚝贝型,岛长为625米,最宽处190米,主体建筑高3层,面积9.8万平方米。西岛的功能以桥梁的养护服务及办公为主。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约5664米,由33节沉管和1节“最终接头”组成,其中29个标准沉管长180米、由8个22.5米长的节段构成。连接两个人工岛的另外四条沉管,头尾长112.5米,由5个节段构成。每个标准沉管净重7.4万吨,超过了辽宁号航空母舰的重量。沉管在牛头岛的沉管预制厂制造而成。




东人工岛好似一艘巨轮行驶在广袤的大海上。东岛岛长约625米,横向最宽处约215米,主体建筑高4层,施工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东岛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且开放游客观景揽胜功能。
东人工岛向东,毗邻香港大屿山及香港国际机场,在大屿山葱葱山景的衬托下,可近距离观赏或冲天或滑翔的航班景象,抬头,一分钟一架飞机;向南,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该区域是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能偶见白海豚的嬉戏、浮沉景象。




珠澳口岸人工岛是港珠澳大桥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2009年底开始填海工程,该人工岛填海总面积208.87万平方米,建成后南北约2公里、东西约1公里。口岸人工岛分为三个区域:珠海口岸管理区、澳门口岸管理区、大桥管理区。
新落成的珠海口岸主要包括口岸区、市政配套区和口岸交通配套区。进入珠海口岸区域,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国际机场,珠海口岸包括入境货检区、出境货检区、旅检区和口岸办公区。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是内地唯一粤港澳三地互通、客货兼重的陆路口岸,大桥通车后这里将是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在建筑设计上,根据三地携手通关的特点,从空中俯瞰,整个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设计,寓意“一地三通,如意牵手”。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在东人工岛至香港之间,由香港接线工程和香港口岸组成。香港口岸坐落于香港国际机场东北水域,口岸上有一座地标式旅检大楼,大楼面积达9万3千平方米,延绵起伏的波浪式屋顶设计,远观有如陆上扬波。
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通过完善的道路系统,连接香港国际机场和东涌新城区,未来再通过策略性的道路网,连接新界西北及香港其他各区,最终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建设成一个港、珠、澳三地的联运枢纽。






























文章素材来源于人民网、金羊网、广东共青团、南方都市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广东发布等